欢迎来到OAJRC平台!

暴利、给钱就能发?关于OA期刊的几点正解

更新时间:2021/06/18 来源: 开放获取期刊研究中心 作者: 管理员 浏览量: 11914 人

作者|程宗明

导读

近两年,Nature、Science等顶刊纷纷加入Open Access(开放获取)行列,OA很“红”,但由此引发的争议也不少。

对此,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程宗明作为新科OA出版商进行了详解:OA刊不都是掠夺性期刊、办OA期刊不是都很暴利、不是所有OA期刊给钱就能发文章。

本人从一个纯研究学者,转到兼职主编,通过南农创办三本期刊,到最近开始做“商业出版”,我想我最有“资格”来说说OA期刊和OA出版。

所以,我说是“正解”,而不是市面的各种“江湖传说”:“掠夺性期刊”,“办OA期刊很暴利”,“给钱就能发文章”。

先说南农的三本刊。它们都是OA出版。《园艺研究》2020年投稿量超过了1400篇,发表了211篇。接受前不考虑钱。我们和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,分成少得可怜,一点也不暴利!你说我们掠夺谁啊?

《植物表型组学》和《生物设计研究》也是同样的运作模式。2019年和2020年开始发文章,至今一直免费,光是给AAAS的合作费就一大把,一毛钱进账还没有,何来暴利啊?国内人都不待见!不过,等明年《植物表型组学》IF出来(如果出来的话),别吃后悔药!说不定和《园艺研究》一样,拿个领域冠军也说不定的。

有时为了一篇文章要不要考虑,来回三五个邮件,打几次微信电话也是常事。别说没有赚到一毛钱,我们搭进去多少时间啊!为了什么?建立学术品牌!把我们的OA刊说成是“掠夺性期刊”,突然想起和康熙微服私访时被当成小混混抓起来一样。

上周我发了一篇博文,说要做出版了。大家看了我的博客,我相信有一些人一定会这么想:“商业出版,全是OA出版,程老师要做掠夺性期刊了”!“程老师想赚大钱了”!

事实是,现在发文章全免费,但要达到我们的质量水平!不是你给钱就能发!另一方面,也有人把我的行为作为“义举”。我的博客下有一个留言:“努力办实事,不求回报,只求提升中国的期刊水平。”。我回答说:“当然要回报。赚钱了,才能可持续发展啊”。

所以,既然是出版企业,那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赚钱,不赚点钱,怎么才能维持生意?怎么才能付员工工资?怎样才能将发表的论文永久保存下来?即使是自己一个人做,不赚点钱,为什么要操这份心?

但核心是:你的产品有没有人买?质量是不是让人家认可?Open Access期刊都是作者付费,不少期刊是头几年免费,进了“SCI”才开始收费。那么至少开始好几年期刊是不赚钱的,而是全投入。能不能做出来,要至少几年后才能看到。

说到OA期刊和OA出版模式,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些年学术出版的一些大变化。

变化1:从传统的印刷发行变成混合发行和纯网络发行。大家现在会看到很多期刊不再纸质印刷出版了。大家看文献也是看网络版,而不是纸质版期刊。


变化2:从传统的订阅模式(全部或部分作者免费,读者付费—图书馆通过订阅为本校的学者提供免费阅读)变成作者付费。一经发表,对所有读者免费。

从整个期刊层面看,如果一本期刊全部采用这种模式,称为“金色OA”;如果部分论文用这种模式,称为“混合OA”;还有一种,订阅一段时间后成为“OA”,则称为“绿色OA”。

OA期刊主要是针对传统出版商“垄断数据”的另一种出版模式。而出版模式与质量控制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和相关性。


变化3:出版从传统的大型出版商和学会出版向独立出版商、小型出版商,甚至“业余出版商”转变。由于泛平台化和网络的兴起,使得出版变得更加简便,“门槛”似乎很低。涌进来一批“不是出版商的出版人”。

大家进来,至少部分原因是传统出版商的传统订阅式付费“利润率可能太高”,有“巨大”的降价空间。所以,OA和传统出版来比,似乎至少利润率要低些,而不是更高,也许少数例外。

订阅型期刊的单篇单次下载的费用非常昂贵,常常要好几十美元到上百美元。最近看到的数据,大型出版商的OA期刊和传统期刊的利润率相比,OA的要低一些。

OA期刊一次性收费,永久开放,对科学共同体是好事,不是坏事,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经费少的高校,这是一大福利!一大贡献!


变化4:出版从“定版见刊”出版到“接收板预印”(online first)到“接受后马上排版见刊”,到“投稿前预印”。而这一推动者主要是OA期刊。

OA期刊常常没有传统的页码限制(决定数据量-“论斤卖”),所以论文一接受,即可以排版,很短时间就可以发表,而不是要等很久,甚至6-12个月。

OA期刊的另一个好处是助力学术传播。OA期刊的引用常常比普通订阅的期刊要高10%左右。尽管有些人又要骂IF了,但引用多,说明其阅读下载和参考该期刊论文的数量要高(如果不故意和恶意引用的话)。论文做出来,要人看,才能进一步完善,转化成技术,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。

OA出版,要多少投资,我最近亲身体验过。想要做个有影响力和有良好声誉的OA出版商,还是需要相当大的投资的。

国际通用的投审稿系统,网站展示平台,职业和专业的排版和校对,学术质量控制,很多出版界共同体公认的一些必须元素没有一件是免费的,还有永久数据保存,网站维护,编辑,都是要钱的!聘请的人,大都是要有硕士以上学位的。真是“不当家,不知油盐贵”。当然和做芯片投资,毫无疑问是“小小投资”。

如果是暴利,为什么国内的资本家没有介入?甚至没有国内行业引导基金愿意投资,还是这块市场——全球——太小,回报和投资的比例太小,回报周期太长。根本没有暴利。我是准备5年没有利润的。

我们自己的新刊,都是OA出版,为了“开放科学”和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理念,让知识和科学造福于全人类,而不仅仅是“富裕”的国家和单位才可以看到。OA可以省掉“数据销售员”的成本。

但我看到国内某学校把OA期刊等同于“掠夺性期刊”(低质量和暴利的代名词)时,我想这些高校的人是多么的“无知”。把不同的出版模式和期刊的质量控制“混为一谈”。就像电商直销和实体店销售,只是销售的模式不同,和质量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一样。不是“电商卖的全是假货”!

即使有一些OA期刊是“掠夺性期刊”,也不能说:有一些腐败官员,就推理所有的官员都是腐败的,有一些商人卖假货,所有商人都卖假货,江湖上有些人不守江湖规矩,大家都不守江湖规矩。

发文量大的刊,不等于“掠夺性期刊”。那是因为是综合性期刊,什么领域都包括,自然发文量就大了。被国内一些人认为“掠夺性期刊”的Scientific Reports,PlosOne等如果都分成很多领域,每本都只发100-300篇文章,你还认为他们是吗?

Nature Communication,eLife发文量也很大,也是OA期刊,谁会说他们是“掠夺性期刊”呢?他们的质量控制非常严格。

总有人认为OA出版的门槛很低。这只说对了一点点。把一篇文章从word文档变成网络版(PDF)文档确实不需要任何高技术。

但学术期刊的核心门槛是学术的“严谨”和学术质量的把关,大到学术是否造假,论文的可信度,研究的“段位”判断,小到参考文献和图表的准确性,有没有“误用”(哈哈!)每一步都是要严格把关的。

但是毫无疑问,市面上有很低水平的OA期刊。不少OA模式出版的期刊有“掠夺性期刊”的嫌疑,有暴利,交钱就能发。但你上不上当,需要你自己去判断。而且是作者付费,你自己愿意付。


那么怎么去判断一本刊是不是“掠夺性期刊”?我觉得可以用下列几个非常简单的标准。

1)是真的同行评审还是“伪同行评审”。学术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。

2)看从投稿到接受和发表多长时间,一般短于30天的,特别是发文量较大的(年300篇以上)的,就有这种嫌疑。现在谁愿意为一些低IF和没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审稿?如果有点学术声誉的期刊,从投稿到发表不到30天,是非常难做到的。

3)有一个奇奇怪怪的刊名的期刊。大多数都不是真正做学术的人办的。

4)当你收到的期刊推送邮件不是你领域内的,就要怀疑,他们一定是买了一个数据库群发垃圾邮件。没有专业性。

5)看看有没有一个完整的editorial board,有些甚至连主编都没有的刊,就要怀疑。

6)发文断断续续的,一年发不了几篇论文的期刊。

7)期刊网站信息不透明的公司出版的期刊,如不明公司地址、采用共同大众邮箱的(gmail,hot mail)的,联系方式是网络回复的,试一试邮件,好久不回复的。

8)广告邮件告诉你非常快审稿的,马上就发的,现在特别缺稿件的,只要几十、几百刀就能发的等等,都要注意。

一个全球出版生态圈,像一个森林,什么鸟都会有,什么植物都会有,关键是你自己能不能判断。

OA是出版模式,不是质量控制方式,和质量控制没有直接关系。优秀的OA有,“掠夺性”OA期刊也有,传统出版模式的期刊,也有“准掠夺性期刊”。不可以出版模式去武断判断。

作为产业的一个类别,出版产业也是要有盈利的,必须要有盈利,才能保持这个产业的正常运转,为学术界提供正常服务。

盈利多少算“有良心”并没有一个定数,好的出版商要让人心服口服,做出高质量的OA期刊,让大家都愿意来投稿和交APC才是硬道理。过五年,我才能知道。

另外,市场自己也会调节,当利润率太高了,竞争对手也就来了。为什么近10年OA刊蜂拥出现,就是传统出版商的订阅型收费太高,可能“暴利”了,所以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。

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对OA期刊有更多理性的认识。

OA是未来的出版模式,大的传统出版商都在向OA出版过度,并购OA出版商。就像现在的电商、Zoom/腾讯会议一样,是另一种销售和会议模式。

我认为,再过5-10年,OA出版将成为主流出版模式,发文总量会超过传统订阅模式出版的期刊和论文数量。这股洪流不可阻挡,那时再不会有人把两者等同了。但是,“掠夺性OA期刊”仍将存在,不会自行消失。


本文来源:今日头条,科学网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929847658043490823/